close
李四鵬、嚴小兵與他們自制的三輪電動汽車。南方日報記者 高薇 攝
因為喜歡汽車,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3名大四學生決定自己動手做一輛汽車,並將此作為自己的畢業設計作品。從去年11月開始構思,到今年2月動手制作,他們用半年的時間完成作品。這臺自制電動三輪汽車載人時速可達50公裡/小時,空轉時速可達70公裡/小時。
他們有一個共同愛好:車
李四鵬、嚴小兵和彭黎是中山學院機械設計制造機器自動化專業的大四學生。他們有個共同的愛好:喜歡車。大二時,李四鵬迷上一款汽車遊戲,在遊戲裡他經常將汽車拆散再組裝。那時他夢想著有朝一日能自己做一輛真的汽車。
由於專業知識還不夠紮實,李四鵬的想法擱置瞭下來。2016年11月,學校要求大四學生上報畢業設計題目。李四鵬突然想到瞭自己那個未實現的夢想。他將想法告訴瞭室友嚴小兵,兩人一拍即合。後來又叫上另一個“汽車發燒友”彭黎,3人汽車制造團隊正式成立。
隨後,他們開始確定畢業設計的主題。經過各種研究和觀察,他們決定做一款“新型倒置電動三輪跑車”。這種車型在國外比較常見,國內還比較少。“前面一個輪的那種普通三輪車,車速快的時候轉彎容易側翻,但這種不會。”李四鵬說。
有瞭思路後3人開始分頭幹活。上網查資料,繪制三維設計圖紙等,在慢慢摸索中,思路越來越清晰。今年2月,他們正式啟動制作。擺模型、做車架、裝電線……幾個“外行”做得不亦樂乎。
“最開始電焊、車工、鉗工,我們都不會,為此,在學校的精工車間學習瞭半個月,老師也給瞭我們很多指導。在焊接車架的底盤時,老師幫助瞭我們很多。”嚴小兵說,整個汽車的制作過程都是邊學邊做,制作過程中克服瞭各種問題,最終在畢業答辯前完成這輛汽車。
開著自制的車去答辯
今年5月6日,他們開著自制的車去答辯獲得評委老師們的一致認可。5月15日,記者在中山學院實驗樓地下車庫看到瞭這臺自制汽車。
該車車身長度和奔馳smart相當孕婦滴雞精,但高度和寬度都比smart還“迷你”。車身長2.7米,高1.2米,寬1.3米。汽車有儀表盤、後視鏡、滴雞精門市剎車、油門、可前後調節的座滴雞精團購位台中滴雞精門市,還有“全景天窗”。
普通汽車是金屬外殼,這輛“迷你”汽車的外殼卻是用玻璃纖維層層疊加制作而成。而且,該車隻有三個輪胎,前面兩個、後面一個,俗稱“倒三輪”。用遙控器對準汽車,按下解鎖鍵,車門便緩緩向後滑動,無需再手動打開車門及車窗。“我們沒有學習過外觀設計,因此,這輛車看起來不是很好看。”李四鵬說。
記者試駕發現,該車和普通汽車一樣,插入鑰匙啟動、掛擋、輕踩油門,便可前進或後退。車在前進或後退的過程中整體比較平穩,但操控起來還不太靈活,換擋間隙也有較大噪音。李四鵬介紹,後期會繼續改進這輛汽車,包括外觀、自動駕駛功能等方面。
“我們現在和黃圃鎮一傢汽車零配件企業簽訂瞭就業協議,今後會學習更多汽車方面的知識。”嚴小兵告訴記者,他們還自制和改裝過獨輪電動車、電動車。這些車和市面上售賣的同類車功能相似,隻是外觀不夠成熟。
燕窩推薦
全站熱搜